【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吸食冰毒者的社会人口学特点、吸毒及戒毒状况。方法:使用吸食、注射毒品滥用调查表和临床治疗医疗档案,对2009 年在温州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527 例冰毒依赖者逐一统计、分析;戒毒治疗方法主要干戒、对症治疗。结果:(1)冰毒依赖者虽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女性吸食者所占比例升高幅度较大;(2)吸食者年龄跨度大,主要集中在20 岁至40 岁之间;(3)吸毒影响家庭的稳固性,离婚率高达12.4%;(4)复吸率高,复吸者高达87%;(5)吸食冰毒者文化层次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占91.3%;(6)吸食冰毒者…

2015年4月24日 0条评论 3929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摘 要】从《禁毒法》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设计上看,中国现行戒毒体系的重心已经转到了社区戒毒和康复方面。本文以一起强制隔离戒毒案例为例,着重分析实践中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适用对象和被决定人的权利救济途径等问题。 一 据以分析的案例 违法行为人李某因吸食毒品海洛因,于2013年5月15日9时被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以下简称“××派出所”)民警在街面例行巡查中查获,随即被处以行政拘留14日。当天,某区公安分局又根据对李某的吸毒检测报告对其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决定对李某强制隔离戒毒二年,并于22时左右送至公安机关的某…

2015年4月21日 0条评论 3522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人员大多在吸毒过程中丧失了正常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脱毒仅解决了身体依赖问题,但心瘾未除、情绪不稳,这时特别需要亲人的关怀和社区的帮助。为了使在戒毒场所开展的治疗康复项目得到延续,出所后的后续照管项目与戒毒场所中的治疗康复项目在内容和指导思想上相衔接,在戒毒康复者离开戒毒场所之前,一定要先与其家庭取得联系,指导和帮助其家属正确对待戒毒康复者,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逐渐恢复自理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家庭是戒毒康复者离开戒毒场所后主要接触的外部环境,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家庭能否提供积极帮助,对其保持操守、…

2015年4月20日 0条评论 307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家禁毒办公室公布的数据, 截止到2003年, 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逾105万( 其中滥用海洛因人员为74万) , 每年耗资270亿。这样一个庞大的吸毒人群不仅给自己、家庭, 也给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目前我国戒毒者的复吸率一般在85%以上。所以说要解决吸毒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预防吸毒, 只要我们能控制住没有新的吸毒人员, 那吸毒人员就能自然地减少。要预防吸毒, 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初次吸毒行为。2005年1月, 笔者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戒毒人员进行了调查。主要以个案访…

2015年4月18日 0条评论 4662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一、引言 吸毒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毒品危害的不仅是毒品滥用者本人,还包括其家人乃至社会。研究毒品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有效地降低和防止毒品滥用行为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危害。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禁毒法》将原有戒毒模式合并为强制隔离戒毒,重构了戒毒体系。强制隔离戒毒本质上不是对吸毒成瘾者的行政处罚,而是一种挽救吸毒者的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在原先强制戒毒的基础上加上了“隔离”二字,突出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下简称“场所”)的专业属性,凸显了对场所的专业功能设施的要求。 2014年7月,中共…

2015年4月17日 0条评论 398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阿片类毒品依赖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阿片类毒品依赖治疗的患者288例,随机分为使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144例,使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144例,对比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效56例,一般46例,无效4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有效68例,一般51例,无效2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64%,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2015年4月13日 0条评论 3505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10111213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