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病毒特异性地损害免疫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1]。本病发病缓慢,传播速度快,病死率极高。 1艾滋病的防治原则 1.1临床治疗 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也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①支持疗法。②应用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2(IL一2)、干扰素(IFN)、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③选用抗病毒制剂,如rsC…

2015年3月31日 0条评论 316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孩子,你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我们愿意为你做许多事情,因为我们爱你;但是你要明白,我和你爸爸都已经老了,不可能牵着你的手陪你走完整个人生。即使我们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也还是要由你自己作出人生的那些重要决定......” 当傅妈妈在周分享会上把自己写给儿子的信读给大家听时,作为小傅心理老师的我,除了欣慰,还有一丝动容。因为从信里我听到的不只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浓得化不开的爱,更有一个母亲自身的成长。 诚然,犯错误的是孩子,但试问,哪个孩子生来就是恶贯满盈的呢?第一次见到小傅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1 那时候小傅刚刚服完拘役…

2015年3月25日 0条评论 3622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在全球泛滥成灾,成为人类一大公害。 目前,全世界有几亿人使用阿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冰毒等毒品,并且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 我国吸毒人数高达200多万。 截止到2013年3月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已 达209.8万。其中,男性吸毒人员有175.6万,占83.7%;女性吸毒人员有34.2万,占16.3%。 从吸毒人员的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55.1%。 最小的吸毒者仅6岁。 通过调查分析,初染毒品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只有6岁。违法犯罪人员教唆离家出走、辍学、失学或“问题”儿童吸…

2015年3月24日 0条评论 323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戒毒之路所面临的艰辛和希望,同西西弗之路是类似的。 加缪描述了西西弗的故事:西西弗犯了错,他受到的惩罚是要将巨石徒手推到山上。而当巨石被安置在山顶时,神咒又会让它重新滚落到山脚。西西弗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个劳动,直到神的宽恕。心瘾就像那个咒语,躲藏在最接近成功的山顶,考验着一个个戒毒世界中的“西西弗”。 在戒毒所里,戒毒老师和学员们共同努力,每天都在不懈地与毒瘾进行顽强的抗争。他们的经历无数次地证明:毒难戒,毒能戒!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曾经的“瘾君子”在回归家庭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吧。 远离“毒友圈”,发…

2015年3月23日 0条评论 332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最近,房祖名、李代沫等明星因吸毒被警方抓获曝光,明星吸毒突然成娱乐圈乃至寻常百姓的议论话题。明星作为大众偶像,引领公众生活消费,但我们认识的明星,正在蜕变为“反面教材”;观众需要健康的明星效应,人们需要健康的榜样,对吸毒和戒毒,看看医生怎么说。 毒品的前身是药物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药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或为了避免和减轻痛苦,或为了增加欢乐,人们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药物。人类早就知道植物王国里有某些能够改变情绪的物质,发现罂粟、大麻、仙人掌及古柯叶等,它们有些具有欣快或镇痛作用,有些具有改变感知的效能。在古代,人类…

2015年3月21日 0条评论 364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新型毒品一般指冰毒、K 粉、麻果等人工化学合成物,其制作过程较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更为简单,对人体危害则同样显著,不仅会导致吸食者严重精神障碍,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及家庭问题。有研究显示,幻觉、妄想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为新型毒品所致最主要的精神障碍,且认为纠正此类精神障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强制隔离戒毒。该论点已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但既往研究多集中于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对阴性症状探讨不足,且对不同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异同缺乏系统性对照研究。因此,有些方面尚缺乏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引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对…

2015年3月19日 0条评论 489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12131415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