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理学教学中扩展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为保证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为药理学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毒品的作用机制,其次对学生的吸毒动机进行深入剖析,再次要意识到扩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必要性。 (一)毒品的作用机制 鸦片、大麻以及可卡类毒品是目前知名度最高、危害最大的三类毒品。以海洛因的作用机制为例:海洛因属于一种阿片灯药物。人身体的某些器官中存在着一定的内源性阿片肽以及阿片受体,一般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将会对阿片受体产生一定的作用以实现对人的情绪以及行为的有效调节。海洛因这种毒品将会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产生强烈的…

2014年3月26日 0条评论 2950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新型毒品是指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抑制或致幻,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所谓“新型”是相对出现时间较早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包括人工化学合成的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类毒品。由于新型毒品大多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所以又有“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之称。同时,因为新型毒品的滥用最初发生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夜总会、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所以在西方又被称谓“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等。 新型毒品于上个世…

2014年3月22日 0条评论 17567点热度 3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甭小瞧这玩意,吸一口就能让你丢了魂、爽到家。” “真的吗?” “当然,不然怎么称为海洛因。” …… 在酒吧洗手间或夜总会包厢总有些类似对话,是瘾君子怂恿另一朋友吸毒的,而一旦那个人打开此类潘多拉盒子,很快将从残害肌体到祸延社会家庭,给他(她)原本的幸福生活带来灾难,甚至失去生命。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在此,我们特别强调要严厉禁止男女老少触碰毒品,并以相关事例提醒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案例一:借毒品延长性生活,愚昧! 武汉男子萧某为延长性生活时间,吸食毒品成瘾,于今年4月7日被公安民警抓获。在…

2014年3月20日 0条评论 327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十分必要,今后应在强制戒毒所中定期开展。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针具可造成血液传播,吸毒后不安全性行为可造成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可造成母婴传播。为防止艾滋病的蔓延,在吸毒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本研究调查了某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

2014年3月15日 0条评论 3680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心瘾”容易导致复吸 复吸其实是一个“心瘾”问题,吸毒者即使在消除了毒品戒断反应后仍无法忘怀毒品曾给他们带来的异常欣快感。患者对毒品心理上的渴望(心瘾)程度往往超过生理上所承受的痛苦程度。于是,很多人在戒断生理上的毒瘾后,由于“心瘾”的作用又很快复吸了。脱毒是戒毒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过,仅有两周或3个月的脱毒期(封闭环境),不可能使长期受到毒品侵袭的肌体恢复到正常永平。我们将这一阶段的治疗称为第二阶段“心理戒毒期”。如继续服用替代海洛因的药物如美沙酮,当然会使这些症状减轻,但那就会进入另一种阿片类药物终生替代海…

2014年3月4日 0条评论 343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合成毒品所引发的犯罪问题同传统毒品犯罪一样,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严重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合成毒品问题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世纪之患”。为了有效的遏制、更好地防控合成毒品在我国的泛滥,文章对合成毒品滥用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境外毒品渗透的加剧国内制造、贩卖、吸食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合成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滥用人数持续增多,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突出的毒品问题,给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2014年3月3日 0条评论 381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34353637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