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已是尽人皆知。根据我国自1990年以来每年所公布的全国吸毒者的统计数字,十余年来吸毒人数的年增长率超过5%,甚至高达20%以上。由此可见,一旦吸毒,能成功戒除者实属凤毛麟角,可谓至死方休。 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何对策? 一、强制戒毒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强制戒毒。我国的法律确认吸毒是违法行为,发现吸毒者当然应该予以强制戒毒。十余年来全国公安系统建立了600余所强制戒毒所,可以容纳数十万人,在“6.26”前的严打期间,各所都是人满为患。这一措施对改善社会治安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若以彻底戒毒为目的,实属…

2013年8月11日 0条评论 499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对于吸毒高危人群来说,他们倾向于夸大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体验到比常人更多的不良情绪。因此,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宣泄,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吸毒预防都是大有益处的。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情绪自我调节和适度宣泄的方法: (1)倾诉法:向亲人或最信得过的朋友倾诉,把心中的痛苦、郁闷、困惑等消极情绪一古脑儿倒出来,这样会使你感到心理上轻松起来。另外,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倾诉。 (2)呼吸调节法:当情绪不佳时,闭卜眼睛,深吸气,然后把气慢慢吐出来;再深吸气……如此持续几个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平…

2013年8月10日 0条评论 439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学会情绪调节和适度宣泄可以预防吸毒 由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因此每个人都经常会体验到消极、否定性的情感。对每个人来说,产生适度的消极和否定性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个体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然而,如果这些消极情感长时期得不到合适的调节和宣泄,那么这些能量就会积滞过大,导致心理不平衡,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会引发不合社会规范的、反社会的发泄方式,造成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许多吸毒者之所以会染上毒瘾,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郁积了大量的消极情感体验,又没有学会合理地调节…

2013年8月6日 0条评论 348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自愿戒毒的法律规定和标准 所谓自愿戒毒,是指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者,可以根据本人意愿选择戒毒所戒毒。这些戒毒场所应对戒毒者采取与强制戒毒有区别的管理措施。自愿戒毒期限不得少于30天。 2.自愿戒毒的局限性 当全国范围的禁毒严打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的时候,不少吸毒者为了逃避严打,纷纷以“自愿戒毒”的名义走进了戒毒所。在有些戒毒所里,由于种种原因,瘾君子们不仅照样吞云吐雾,而且还把毒品卖给别人以贩养吸。原本应该体现国家法律威严的戒毒所,在严打的形势下竟然演变成了吸毒、贩毒分子来去自由的“庇护所”。广东省曾对自愿戒毒…

2013年8月2日 0条评论 4749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可卡因依赖者(即成瘾者)突然停用后并无严重的躯体不适,也就是说其生理毒瘾并不明显,但滥用者精神依赖性很明显。因此,可卡因滥用和成瘾的诊断有一定难度,要靠其精神方面的特征和一些细微的身体特征识别和诊断。 对可卡因滥用和成瘾的诊断标准一般等同于阿片类毒品滥用和成瘾的标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就可卡因滥用特征、急性中毒和精神病症状予以详述。 (一)对可卡因滥用的识别 典型可卡因滥用者,一般都具有身心和行为的改变或异常,表现出一系列特征,对之了解有助于对可卡因滥用者的识别和诊断。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极度兴奋,活动过度,焦…

2013年8月1日 0条评论 392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社区戒毒意义 《禁毒法》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首次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药物维持治疗作为戒毒措施进行立法确认;将原先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增加了戒毒康复等相关内容。这标志着我国禁吸戒毒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强调对吸毒人员要教育、挽救,改变了原先对吸毒人员以惩戒为主的做法;将一直以来都是由公安机关一家行使戒毒职责的情况,改变为由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戒毒工作,这些规定对有效解决毒品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社区戒毒有利于将禁毒由政府行为、部门行为…

2013年7月31日 0条评论 453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42434445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