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吸毒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吸毒在许多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蔓延、泛滥不亚于任何自然瘟疫的流行;但是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要较任何瘟疫都严重得多。 我国在历史上深受毒品祸害,旧中国有2000万人染上吸毒恶习,阿片烟毒泛滥成灾,成为近代中国贫困、衰弱、落后的重要根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肃毒、禁毒运动。通过坚决而有效的措施,在短短3年就荡涤了祸害旧中国达百余年之久的鸦片毒害。进入70年代以来,毒品活动相继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泛滥。我…

2013年7月17日 0条评论 425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相当一部分的吸毒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戒毒治疗后,吸毒症状和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症状明显消失,但仍残留社会功能的损害。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寡言少语,与家人疏远等社交能力的障碍。他们面对现实自卑、退缩,对重新生活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畏缩不前,从而难于适应社会生活,使社会交往能力低下,成为阻碍从心理上彻底戒毒、恢复健康正常人的突出问题。戒毒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吸毒患者从精神、心理上能够恢复正常,使吸毒患者能重返社会,开始新生活。因此,社交康复是吸毒患者心理精神康复的重要一环。 吸毒患者的社交障碍主要原因为“社交恐怖…

2013年7月16日 0条评论 4955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犯罪的法律惩罚 (一)“走私毒品罪” 尽管国外许多国家的法律确定走私毒品的行为是犯罪,但在 法律中并没有明确使用“走私毒品罪”。在刑法中把毒品走私作为 独立的罪名给以明确,表明我国对打击毒品犯罪有自己的特点和 力度。 构成走私毒品罪,依据走私毒品的数量以及其他情节可判处 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二)“贩卖毒品罪” 我国法律确定的“贩卖毒品罪”是严格意义上的贩卖毒品行 为,而不是广义的贩毒概念。新刑法在《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 的基础上明确将非法销售毒品的行为确定为“贩卖毒品罪”。特别 需说明的是,我国…

2013年7月15日 0条评论 4266点热度 2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作为慢性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性精神病的后遗症,临床上经常观察到迁延性精神病反应、履历现象和逆耐受性现象。以下分别介绍慢性甲基安非他明中毒的精神病症状: 幻觉妄想状态 长期滥用甲基安非他明所致的精神病和精神病分裂症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鉴别诊断相当困难。即使是在吸毒者意识清楚的状态下,病人的病理性妄想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以及作为体验、对话形式的幻听症状与妄想性精神分裂症特别相似。在一部分精神医学学者之中,有入主张要证明吸毒者具有定型的分裂症性的思考障碍,或者对环境的感情反应障碍是十分困难的。立津政顺和小山司等均认为单纯依…

2013年7月13日 0条评论 10899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冰毒的人如何戒毒?心理治疗方法:自我心理调节 吸毒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否认心理障碍是其中因素之一。吸毒之后,由于毒品作用,法律惩罚性和社会排斥性等因素的作用,吸毒者的心理障碍更为明显。因而陷入心理障碍一吸毒酗酒一心理障碍的恶性循环之中。 吸毒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为沮丧、失望、无助、自卑……。如果持久地被不良的心理障碍所困扰,不仅难以重新正常的生活,而且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已有的精神疾患如抑郁、焦虑等。 吸毒患者想要摆脱负性心理阴影的困扰,既需要周围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爱和安慰,更需要自我心理调节。 1.正视现…

2013年7月10日 0条评论 5522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甲基安非他明对周围神经的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理大致相同。一般认为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是《间接作用性的交感神经刺激胺》,能促使内源性儿茶酚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直接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安非他明本身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直接作用比较弱。交感神经的兴奋表现为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现象。大剂量使用安非他明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肌肉工作量增加,吸毒者将出现与剂量呈正比的体温增高。 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作用相比较,甲基安非他明对支气…

2013年7月9日 0条评论 346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444546474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