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个完整的市场,须具备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豍从毒品发展态势看,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国转向既是毒品走私、运输通道,又是毒品生产国。不可否认,毒品犯罪组成市场的环节在我国都已经具备,呈现市场化模式运行。刑法学、犯罪学理论都在探寻如何有效遏制毒品市场的扩张,如何断绝供给、减少需求以达到惩治毒品犯罪。笔者从缉毒工作的角度,对毒品犯罪市场化具体的运行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毒品犯罪的市场化运行模式有更完整的实践资料进而就上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二、分析毒品犯罪市场化的具体运行因子 (一)毒品的来源 对于大部分毒品…

2013年11月5日 0条评论 439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结果:分别对80例康复期强制戒毒人员和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检测发现,康复期强制戒毒人员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百分率为(15.37±3.28)%,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群的(23.18±7.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期强制戒毒人员CD3+、CD3++CD4+和CD3++CD4+/CD3++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且CD3+、CD3++CD4+与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r=0.21,0.36,P<0.05)。结论…

2013年11月1日 0条评论 392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禁毒战,因新型毒品的出现和泛滥,陷入困难、被动的历史阶段。 令人特别忧虑的是,比起鸦片类传统毒品,化学合成类新型毒品对社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其侵害目标直指中青年人群,它把很多女性推进火坑,把很多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它让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搭上迅捷的快车,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安全制造重重危机。而且,它远非海洛因等传统毒品那样臭名昭著,相反,它被美化成“减肥”、“壮阳”、“消烦解愁”等形形色色的“灵丹妙药”,让不识其真相者趋之若鹜。 冰毒等化学合成类新型毒品为何方“神圣”?其毒性究竟厉害到何种程度?半…

2013年10月23日 0条评论 483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 涉毒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贩卖毒品案占涉毒犯罪的绝大多数,各国都将贩卖毒品的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我国现行惩治贩卖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仍有不足之处,本文拟对贩卖毒品罪的既未遂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以期得到批评指正。 一、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不同观点 贩卖毒品罪作为一种行为犯,应当以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但如何才称得上犯罪行为完成,学者看法不一,由此导致我国刑法理论界在贩卖毒品罪既未遂标准的认定上,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目前理论界大致存在四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贩卖毒品通常包括低价买入毒品和…

2013年10月7日 0条评论 366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犯罪历来被认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运输毒品犯罪是毒品犯罪的表现形式之‘。虽然我国刑法以及相关的解释对有关运输毒品犯罪规定的比较详细,但是司法实践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实务中以运输毒品罪定罪处罚的少之又少。笔者结合刑法理论,通对运输毒品行为特征的总结,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中有关运输毒品规定做比较分析,以求清晰认识运输毒品犯罪的定位。 一、运输毒品行为的特征 我国将运输毒品犯罪行为作为一种严重的毒品犯罪进行打击。先后通过1979年刑法、1990年《关于禁毒的决定》、1997年刑法、2000年《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

2013年10月5日 0条评论 362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全球化毒品犯罪及毒品泛滥己构成全球性威胁,西方学者研究全球性的毒品犯罪活动后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年,全国基本上禁绝了毒品,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无毒国”。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贩毒集团利用中国边境毗邻“金三角”毒源地的地缘条件,假道中国将毒品运往国际毒品消费市场,毒品在中国死灰复燃。现在毒品犯罪己蔓延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型毒品泛滥迅速,以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k粉)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新型毒品)正逐步取代传统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滥用最为广…

2013年9月29日 0条评论 10728点热度 2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37383940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