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慎用药品 避免使用处方药或精神药品上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人拿着国家禁止随便买卖的药品,以“增强智力”、“提高学习成绩”等名目诱骗青少年朋友服用可以成瘾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早在1996年,西安市某中学的数十名学生就在犯罪分子的诱骗下服用安定药片,其中一名学生一次就服用了很大剂量,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无独有偶,在郑州市,有部分青少年也因服用一种叫“三唑仑”的精神药物而上瘾。为此,郑州市有关禁毒部门查处了11家非法销售“三唑仑”的药店,制止了这种针对青少年的犯罪活动。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

2012年7月11日 0条评论 5469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青少年须当心毒贩五大毒招诱惑吸毒 目前,毒品问题正极大地威胁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毒贩 们引诱广大青少年吸毒一般有五大毒招。 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放松,释放压力”,“嗑药很时尚的,有钱人才玩得起”……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生戒毒。 毒招之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 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毒招之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 对疾病的恐惧,…

2012年7月9日 0条评论 554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在我国,日益突出的年轻吸毒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数急剧增加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年轻吸毒 的人数急剧增加。我国1988年首次公布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5万人,1989年增至7万人,1991年上升到14.8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4年为37万人,1995年为52万人,1997年为54万 人,而今为91万人。据广东省公安部门统计,1980年至1990年, 全省共查获吸毒人员3000多名。1991年后大幅度增长,每年呈成 倍递增趋势。19 91年为5000余名,1992年为…

2012年7月8日 0条评论 639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毒品危害如此之烈,为什么青少年还会吸食呢?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心理的等 诸多原因。通览青少年吸毒的状况,导致其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好奇心理驱使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思想幼 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特有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 的能力,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 拔。有的也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 误…

2012年7月7日 0条评论 687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中国法律对毒品犯罪的处罚 毒品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政府为保护广大人民群 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毒品犯罪作了十分详细的法律规定。 根据1997年制定的《刑法》,与毒品有关的罪名有12条,它们 分别是: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2012年7月4日 0条评论 1182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确实不同,它最大的不同是人们对它还 缺乏认识,思想警觉意识不够。对传统毒品的危害,几乎是路人皆知。现在,新型毒品应该彻底地现身在我们面前了。要了解摇头丸, 还得从冰毒开始谈起。 冰毒,学名又叫甲基苯丙胺,翻译的名称为甲基安非他明。它 是由麻黄素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具有苯环和烷胺侧链化学结 构的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它的外观酷似冰糖,因此在国外,贩毒 分子最初又把它称之为“ICE”,就是我们中国说的“冰”,我们在翻 译的时候,就把它翻译成“冰毒”。由于它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 的兴奋、欣快以及致幻性…

2012年6月24日 0条评论 936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63646566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