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吸毒者自己说的这么一句“如果每周吃两次冰,连续吃两到三个月后,男的变成神经病,女的变成花痴 ” 我吃过多种药后,感觉“冰”是危害最大的,因为“冰”是化学物质,“冰”吃多了,人会变得精神混乱,疑心病越来越重,有的还会有受迫害妄想。这里有个人进来后,别人与他讲话或问他问题,他就用手放在脖子上拉一下,说有人要杀他。如果每周吃两次冰,连续吃两个月到三个月后,男的变成神经病,女的变成花痴。 长期吃“冰”的人外表就能看得出来,人瘦皮肤干,脸蜡蜡黄干乎乎的,明显是因为长期吃“冰”后,体内水分被吸干了。我是因为从小胃不好,一直…

2012年5月24日 0条评论 8493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化学合成毒品(新型毒品)的消费市场迅速膨胀 在经历了 20世纪90年代的大幅增长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合成毒品的使用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下降。但近几年来,合成毒品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开拓了许多新的市场,人口众多、财富增长迅速的亚洲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近半数的亚洲国家发现冰毒的使用在增多。沙特阿拉伯2006年缴获了12吨苯丙胺,占全球缴获量的四分之一,2007年又缴获了 14吨苯丙胺。在南非,过去5年中冰毒消费量也不断上升。 2007年全世界每年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的使用量超过可卡因和海洛因两者的…

2012年5月21日 0条评论 680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认为吸毒会有身份感 认为是有钱人所为 悲催的吸毒原因 鲍德里亚指出:“当代物品的‘真相’再也不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指涉,它再也不被当做工具,而被当做符号来操纵。”现代社会,消费的重心逐渐从物品功能性消费转向了象征性消费,社会象征功能超越使用价值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人们普遍地进行象征性消费,把消费视作获得身份和归属、进行自我确证的手段。新型毒品,作为一种时尚娱乐消费,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式的功能消费满足,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是有钱人玩的文化。很多人认为,“玩冰”的人都是有钱有势、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我男友是…

2012年5月14日 0条评论 788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导致多少原来的朋友与吸毒者疏远? 众所周知,吸毒与人际网络和朋友交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青少年正是受他们所交往的“坏学生”或“不良分子”的影响尝试并沾染上毒瘾的。 有关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和吸食海洛因的统计数据结果揭示出,吸毒行为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传播与泛滥的具体方式与特征,更视其不同的毒品类型而决定。吸食海洛因对人际交往具有“自上而下”的“收缩”效应:吸毒者最初的朋友圈规模就比较小,虽然在吸毒过程中可以结交新朋友但人数十分有限,而吸毒通常又使得他与原来的朋友疏远,因此人际交往在数量上的总体趋向是“收缩”,最后…

2012年5月13日 0条评论 734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者简介:男,39岁,未婚,高中,无业,上海人 从来没有就业过,一直在社会上混 我是七八届高中毕业生,从来没有就业过,一直在社会上混。 1990年,我因流氓罪被判刑6年,关了5年多,因表现好1995年提前释放。 回来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街道也帮我介绍过工作,自己也去找过工作,一面试,人 家知道我有犯罪记录,就不肯用我了,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活在1995至1997年间自己做过小生意,主要做服装和水果生意,也没有赚到钱。1999年因 诈骗罪被判刑1年半;2001年出来后,开始吸海洛因,2002年因吸海洛因被判劳…

2012年5月10日 0条评论 1269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者背景介绍:男,44岁,离异,初中,私营企业老板,上海人 父母只要管我就是又打又骂 小时候的事情我都记不清了,父母关系还可以,就像一般家庭那样,一般般吧。反正对我管得也不多,父母只要管我就是又打又骂,我有什么话也不跟他们说,只跟朋友讲,或者自己解决。现在不打不骂了,我都老了,还怎么打(大笑)。我和父母关系也不能说不好,他们过他们的,我过我的,该做的做了就行。你说我这个年纪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跟他们说。反正我从小就比较独立,不靠他们(父母)。 经常在一起的,慢慢都玩上这个了 我们在一起经常来往的都是老板,做生意的。我…

2012年5月9日 0条评论 609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166676869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