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青少年生性懦弱,胆小怕事,或者人单力薄,自我保护能 力差。犯罪分子就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些弱点,利用暴力威胁,甚至 持刀威逼的方式,强迫青少年吸食毒品上瘾。如菜市的公安局长王 某由于指挥下属打击毒品犯罪成果累累,深为当地的毒品犯罪分 子所嫉恨。某一毒品犯罪集团就绑架了王某17岁的儿子,并强迫 其吸毒。王某的独生子明白毒品犯罪分子是想让他染上毒瘾,因此 坚决反抗,拒绝吸毒。于是两名犯罪分子张某、刘某一个抓住王某 的儿子,另一个将海洛因溶液用针注射人王某儿子的左臂静脉血 管,连续三天每天两次,致使王某的儿子最终染上了毒…

2012年7月10日 0条评论 402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青少年须当心毒贩五大毒招诱惑吸毒 目前,毒品问题正极大地威胁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毒贩 们引诱广大青少年吸毒一般有五大毒招。 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放松,释放压力”,“嗑药很时尚的,有钱人才玩得起”……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生戒毒。 毒招之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 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毒招之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 对疾病的恐惧,…

2012年7月9日 0条评论 516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在我国,日益突出的年轻吸毒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数急剧增加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年轻吸毒 的人数急剧增加。我国1988年首次公布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5万人,1989年增至7万人,1991年上升到14.8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4年为37万人,1995年为52万人,1997年为54万 人,而今为91万人。据广东省公安部门统计,1980年至1990年, 全省共查获吸毒人员3000多名。1991年后大幅度增长,每年呈成 倍递增趋势。19 91年为5000余名,1992年为…

2012年7月8日 0条评论 595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毒品危害如此之烈,为什么青少年还会吸食呢?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心理的等 诸多原因。通览青少年吸毒的状况,导致其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好奇心理驱使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思想幼 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特有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 的能力,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 拔。有的也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 误…

2012年7月7日 0条评论 651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旧中国的“禁毒”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王朝在中国2000多年的统治。此时,中国的毒品问题较清朝末年更加严重。美 国人霍塞在《出卖的上海滩》一书中写到:“1917年前,从租界一眼 望去,可以看到运载鸦片的邪气逼人的大驳船沿着外滩紧挨着排 在一起。”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成了贩毒吸毒的中心。除了 鸦片以外,毒性更大的吗啡、海洛因也开始输入我国。人民深受毒 品危害,强烈要求政府禁绝毒品。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政府先后制 定了《国府禁烟法》和《禁烟实行细则》,还在《中华民国刑法》中规定了毒品犯罪的有…

2012年7月6日 0条评论 471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中国禁毒史 清政府的“禁烟”及其失败 传说中,鸦片是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传人中国的。当时的人 们称鸦片为“阿芙蓉”。根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67年,来自古东 罗马帝国的使臣曾向唐高宗李治献上过一种由鸦片制成的医治痢疾的“特效药”——底野伽。此后一直到清朝,鸦片都是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引进中国的。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也记载了鸦片的药用价值。 随着英帝国主义占领印度将其作为殖民地以来,鸦片流入中 国不断增加,中国吸鸦片上瘾的问题开始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明 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禁止…

2012年7月5日 0条评论 5092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