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摆脱的身心依赖 毒品泛滥已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吸毒不仅是一种违法的行 为,更是一种自杀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 危害。 吸毒者一旦染上毒瘾,身体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如海 洛因成瘾者,一旦停吸8-14小时,便会出现流泪、流涕、流口水、 频繁地打哈欠、出汗、焦虑、烦躁、失眠、瞳孔放大、全身起鸡皮疙瘩、打寒战、恶心、呕吐、肚子绞痛和腹泻的症状。情绪激动,易怒, 可以有攻击、自残等行为。特别是感觉骨髓里似有成千上万条小虫 在叮咬,有一种欲死不能的痛苦。情况严重的,在停吸36-48小时 后达到高…

2012年6月18日 0条评论 5159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如何与戒毒者相处 吸毒是违法的,吸毒者的行为是可耻的。但是,当我们身边的 亲人、好朋友吸毒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的人说,可以永远不见他 们,不和他们来往。有的人说,可以把他们从我们的生活中赶开,让 他们自生自灭。这样做对吗?到底该怎么与吸过毒的亲友相处呢? 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凡是吸毒的一律要戒除毒瘾。前面我们 已经讲过,吸毒者在我国被看作是违法者,要接受国家规定的强制 戒毒和罚款的处罚。在这个过程中,吸毒者仍然是我们国家合法的 公民,是不应该被人们歧视的。我国颁布的《强制戒毒办法》中第18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强制…

2012年6月17日 0条评论 600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犯罪分子是十分狡猾和阴险的,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对金 钱的渴望,铤而走险进行毒品犯罪活动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将他们 罪恶的黑手伸向我们广大的青少年。 毒品犯罪分子们知道,青少年有很多特点,犯罪分子就是利用 了这些特点,使许多青少年落入毒品这个“白色恶魔”的陷阱。 青少年好奇心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毒品犯罪分子们就利 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引诱、哄骗他们吸食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各 种各样,层出不穷。如利用花言巧语,以请客为名诱骗不明真相的 青少年服食含有毒品的食物饮料等。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对夫妇, 先后利用各种卑鄙的手段…

2012年6月16日 0条评论 4369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禁毒教育 最近几年,毒品犯罪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 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毒者最初接触毒品的理由并不特别,他们常常是出于好奇、 渴望冒险、希望与同龄人沟通、想消除自卑感或受到强迫等。好奇 和失意是常有的事,但是大多数人并未沉湎于毒品或酒精之中。这 就是说,我们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能通过其他不太危险的方法 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谈论预防犯罪问题的实质也就在这里。实 际上,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在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实现自己的 愿望。 这涉及家庭的教育和生活方式。首先,家庭成员之…

2012年6月15日 0条评论 6373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由于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采用果断措施一举消灭了毒品,因此,中国一直没 有制定《禁毒法》的必要。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中国重新出现以后,中国政府沿 用了原来的打击措施并相信能够在短时期内再次消灭毒品,因此也没有及时制定 《禁毒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的立法者看到了新时期毒品斗争的长期性与 艰巨性,凶而到1990年12月28日,才第一次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 禁毒的决定》。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变得复杂起来。由毒品泛滥的供 用关系引发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争论;由滥用毒品导致身心依赖引发的惩罚与医治 的伦…

2012年6月14日 0条评论 427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昨日,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毒品案,许某因制造贩卖毒品近7千克,被判处死刑,刘某因仅吸食毒品,被判处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刘某是仪征人,在武汉一家公司当项目经理。平时,接待的客户较多,而他结识的部分客户中,一些客户有吸毒的“爱好”。于是,刘某通过各种渠道搞来毒品,并和客户一并吸食。 刘某是通过一位建材商认识了制造贩卖毒品的许某,许某家住武汉,他制毒的窝点就在其住处。刘某总共跟他买了五六次毒品,正常是5克、10克的“冰毒”,一般价格是400元左右每克。主要用于接待客户、朋友,有些用作自己平时的吸食…

2012年6月10日 0条评论 4683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