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区2012 年在押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包头市昆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监测期内在押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3 ~ 5 mL 进行HIV 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在押吸毒人员403 人,HIV 抗体阳性者2 例,阳性率0.50 %; HCV 阳性者105 例,阳性率26.05 %; 梅毒阳性者8 例,阳性率1.99 %。结论: 包头市昆区吸毒人群的HIV 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肝炎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等工作,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工作质量,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防止HCV、梅毒的蔓延。
毒品的危害是全球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吸毒不仅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传播艾滋病( AIDS)、丙型肝炎 (丙肝 )、性病等多种疾病,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可估量。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在经历传入期和播散期后,正进入快速增长期[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而吸毒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头市昆区疾控中心于 2012年4-7月对辖区内劳教所和看守所在押吸毒者开展 AIDS、丙型肝炎 (丙肝 )、性病等多种疾病的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监测期间内辖区在押的全部吸毒人员 403人,均为男性,包括通过口服、吸入和注射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冰毒、K-粉、摇头丸、麻古、海洛因等毒品的人员。
1.2方法由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培训的专业人员,采取现场问卷式调查,同时采血 3~5 mL进行艾滋病毒 ( HIV)抗体检测。所有 HIV抗体待复核标本送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实验室复核,复核为 HIV抗体阳性者按 HIV感染阳性统计并进行艾滋病疫情专报。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信息
2.1.1年龄 20岁以下 43人(10.67 %), 21~岁 95人(23.57 %), 31~岁 102人(25.31 %), 41~岁 139人(34.49 %), 51~64岁 24人(5.96 % )。结果显示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21~ 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83.37 %。
2.1.2婚姻状况未婚 161人(39.95 %),在婚 159人(39.45 %),离异或丧偶 83人(20.60 % )。
2.1.3地区分布状况本省 349人(86.60 %),外省 54人(13.40 % )。
2.1.4文化程度文盲 47 (11.66 %),小学 110人(27.30 %),初中 183人(45.41 %),高中或中专 54人(13.40 %),大专及以上 9人(2.23 % )。
2.1.5民族汉族 356人(88.34 %),回族 21人,蒙古族 10人,彝族 9人,满族 3人,维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各 1人。
2.2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答对 6题以上的吸毒人员 251人,知晓率为62.28 %。
2.3行为学特征
2.3.1吸毒行为注射吸毒 233人(57.82 %),其中有共用针史者 53人(22.75 % )。
2.3.2性行为最近 1年发生多性伴行为的吸毒人员 63人,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 19人,有时使用安全套 38人,每次都用安全套 6人(9.52 % ) ;最近 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吸毒人员 45人;最近 1个月有过性行为并且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139人(34.49 % )。
2.4 HIV检测 403名吸毒者中 HIV阳性 2人,阳性率0.50 % ; HCV阳性 105人,阳性率26.05 % ;梅毒阳性 8人,阳性率1.99 %。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包头市昆区在押吸毒人员有以下特点 : ( 1 )年龄以 21~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占83.37 % ;婚姻状况以未婚、丧偶、离异者多见,占60.55 %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84.37 %。( 2)吸毒方式以静脉吸毒为主,其中共用针具占22.75 %。( 3)性乱行为在吸毒人群中较为普遍,安全套的完全使用率不高。( 4)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高。提示吸毒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加之文化水平较低、防治知识缺乏,一旦感染艾滋病,如果无保护地进行性行为和注射吸食毒品,极易传染其同伴[2]。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虽然较低,但该人群中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其中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共用针具吸毒等不安全注射是艾滋病传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3-4]。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9.52 %。吸毒者的不安全性行为构成了艾滋病、丙肝、梅毒在吸毒者、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的传播链[5],致使艾滋病、性病等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之趋势[6]。在吸毒者中接受了安全套宣传发放和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人仅占18.37 %,接受过同伴教育干预仅占23.08 %。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吸毒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减少针具共用方面的干预,提高对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防治资源的可及性,以减少艾滋病的危害和感染。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政府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的投入,加强对卫生、公安、宣传等部门的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吸毒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使他们知晓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面推行针具交换或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等行为干预措施,降低吸毒人群感染 HIV危险因素[7]。
参考文献
[1]史文雅,王义云,白俊梅,等.北京市在押吸毒人员 HIV / HCV梅毒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18( 3):184-192.
[2]王君,陈曦,买吾拉尼 ·买买担依明,等.静脉吸毒人群 HIV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23( 9):102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