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识别该种精神障碍的能力。方法对滥用冰毒或摇头丸,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做临床分析。结果 冰毒、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为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类似。精神障碍者经脱离毒品及对症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预后较好。临床上应注意和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最近几年随着冰毒、摇头丸等毒品在我国的蔓延,吸食的人数逐渐增加,吸食毒品者导致的精神障碍经常发生。由于患者隐瞒吸毒史,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比较多见,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探讨该种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本文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因吸食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为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既往均身体健康,无精神疾病史及明显异常行为。滥用摇头丸或冰毒史为1 d至2年,平均(180±78)d。出现精神障碍病程19例为1~20 d,1 1例为5个月,平均(4±1.7)d。23例滥用摇头丸或冰毒,5例偶用,余2例不详。入院时尿检结果冰毒或摇头丸呈阳性,均在使用冰毒或摇头丸过程中或使用后出现精神症状。其中男19例,女11列;年龄15~40岁,平均(21.4±1.5)岁。文化程度、职业及不良嗜好:小学4例,初中7例,高中以上19例。司机3例,个体16例,余无固定职业。
1.2方法
入院后给予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抗精神病药物及其他附助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并在患者入院时及住院第2、4周末分别给予BPRS评分,根据其减分率来评定疗效。
2 结果
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吸食冰毒或摇头丸密切相关,都在是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不久出现,精神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患者在停用冰毒或摇头丸1周内消失。精神病性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类似,主要为感知障碍或思维障碍,其中大部分患者二者同时存在。
3 讨论
摇头丸、冰毒这一新型毒品属于苯丙胺同类化合物,中等剂量可致舒适感、警觉增加;静脉使用后很快出现头脑活跃,精力充沛,能力感增强,可体验到难以言表的快感,即所谓腾云驾雾感或全身电流传导般快感;数小时后使用者出现全身乏力、精神压抑、倦怠、沮丧而进入所谓的沮丧期。一般应用苯丙胺类药物几个月可引起精神病,滥用冰毒、摇头丸等毒品对人体危害很大。轻度中毒可出现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困难、兴奋躁动等症状;中度中毒可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刻板性行为或类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被害妄想、视或听幻觉、敌对和冲动性行为、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倾向等),停用则出现戒断症状。如果患者不提供吸食冰毒、摇头丸病史之前,很难从症状上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于一个既往精神健康,首次以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就医的患者,医师在诊断精神分裂症之前应考虑是否有冰毒或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除做尿毒品检测这一最有效的手段外,详细询问有无毒品接触史,及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点也是有效的鉴别方法之一。
(闫凤娟,邢淑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