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晚上,一群大妈在温州市区一家酒店的KTV包厢里一起吸毒时被警方抓获。这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大妈,从2014年4月以来经常聚在一起吸毒。她们约定了一个暗号,叫“开运动会”,每次有人召集“开运动会”,大家就心知肚明了……这样一个极端案例,反映出踏入“退休生涯”的中国城市妇女尴尬境况——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危机。
经历人生突变的“临界妇女”
“临界妇女”是指正处于退出工作岗位、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健康拉响警报的“临界”阶段的妇女。温州的这群大妈在家终日无所事事,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然后打发时间,最后发展到以“开运动会”的暗号来吸食新型毒品k粉和“神仙水”,一起嗨。新闻里这么写道,“便衣民警刚推开包厢的门,震耳欲聋的音乐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一群人正在疯狂扭动。”
就大妈而言,在国内早就是一个公众皆知的称谓,至于贬与赞姑且不论,但大妈的知名度、人气度近年来却不是一般的高。
早在数年前,国内房价飙升时代,公众耳熟能详的就有“温州太太炒房团”的新闻,诸如携亿元北上“扫货”、整栋整栋的“一扫而空”等等报道,由此可见大妈早被人熟知。
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华尔街金融大鳄纷纷做空,然而一群来自中国的家庭主妇却逆市而动,横扫数百吨黄金。当年五一小长假过后,连香港的金店都几乎断货。“中国大妈”4个字从此名扬天下。
再看看大妈们“发端”的饱受争议的广场舞,从因广场舞纠纷而产生的“泼粪”“鸣枪”“放狗”事件,到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跳到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引警方“关注”,一起又一起舆论事件似乎都没有离开大妈们的身影。
直到出了这样的大事儿,人们才开始反思,之前大妈就是拿来调侃的对象,甚至媒体也对这个群体进行刻意的丑化和矮化,什么“中国经济的秘密武器”“能推高房价、能抢救金市、能赢占华尔街”,无不透露着嘲讽或者关爱,所以才会出现大妈大爷重金购买保健品、理疗仪,明知被忽悠但是依然有老人前仆后继,心甘情愿上当,理由是销售人员嘘寒问暖,比子女还亲切。
加之这些中国大妈们普遍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和过往经历,往往在现实中很难让她们找到一条“高趣味”的情感发泄通道,能够数得上的就是打麻将、看电视、跳广场舞等几项。可以说,大妈们看上去蛮有存在感,实际上毫无归属感。所以,尽管温州这些大妈基本是“家庭妇女”,不过,她们也面临着在家庭“退休”这个局面。这个时候,她们的丈夫往往还在上班,配偶之间的交流不多或者不通畅常常存在。所以这些温州吸毒大妈承认,她们吸毒是瞒着家里人。
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临界妇女”这个概念。
该报告指出,50~60岁的妇女人群,正处于退出工作岗位、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健康拉响警报的“临界”阶段,这是一群长期被忽略的“临界妇女”。涉及中老年女性的情绪低落指数、对婚姻的满意程度、生活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乐观程度这四方面,调查结果排在最后一位都是51~60岁年龄段的女性。
对她们来说,生活的突变带来的精神危机是巨大的。“不再被需要”或者“不再被重视”的感觉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她们的孩子长大了离开她们身边之后。
“临界妇女”如何度过危机
“大妈吸毒”这起案件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必须切实重视和解决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否则和谐社会无从谈起。
老年男性的孤独感,可以在下棋、养鸟、聊天、喝茶、种花等群体活动中得到排遣。但老年妇女不满足于此,她们需要寻找精神寄托的具体对象。在“大妈们”退休“钱多了”之后,如何让她们“老有所乐”、获得健康的精神生活补给,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社区组织应该行动起来,将“大妈现象”当成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来看待,真正关心和呵护她们的“退休”生活,给这部分人群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生活场所和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模式,以帮助老年妇女解除孤独感。帮助“临界妇女”解除孤独感的办法有:建立老年协会、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俱乐部、老年大学等和跳老年迪斯科、健身舞,打门球,参加老年合唱团等,老年人们可以聚在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和开展一些适合老年妇女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会增进她们与社会间的交往,丰富她们的生活内容,消除她们的寂寞感,以弥补她们心理和情感上的缺失。
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更长,从50岁左右退休开始,起码还有二三十年的赋闲时光。“临界妇女”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角色的转换与退场,生理心理都会出现显著特征,在生理上的表现是大脑衰老,大脑组织不仅明显日益减少,其结构和功能也日益衰退,对人体活动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心理上的衰老。因此,“临界妇女”要更新对老年的认识, 精神上以自立为荣,不要以孩子为精神拐杖。
挑战“5个丧失”
老年期来临,随着职业、健康、美丽容貌、配偶、经济独立的相继丧失,“临界妇女”们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一个可行的生活、娱乐计划,靠主观努力延年益寿,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品位。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如垂钓、种花、绘画、棋类等;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适度锻炼身体;待人宽厚,心地善良,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丰富精神生活,保持乐观情绪,延缓大脑衰老,战胜“5个丧失”,做到老有所乐,安度晚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