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一般指冰毒、K 粉、麻果等人工化学合成物,其制作过程较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更为简单,对人体危害则同样显著,不仅会导致吸食者严重精神障碍,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及家庭问题。有研究显示,幻觉、妄想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为新型毒品所致最主要的精神障碍,且认为纠正此类精神障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强制隔离戒毒。该论点已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但既往研究多集中于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对阴性症状探讨不足,且对不同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异同缺乏系统性对照研究。因此,有些方面尚缺乏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引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对3 种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89 例确诊为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吸毒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使用毒品类型进行分组。冰毒组37 例,男31 例,女6 例,年龄17 ~ 49 岁,平均( 31.5± 7.2) 岁; K 粉组31 例,男26 例,女5 例,年龄18 ~47 岁,平均( 32.7 ± 8.0) 岁; 麻果组21 例,男18 例,女3 例,年龄18 ~ 51 岁,平均( 32.5 ± 7.1) 岁。3 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纳入标准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相关标准,确诊为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而非精神分裂症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能独立理解量表内容,且仅单独使用一种毒品; 对象熟知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协议书。
1.3 调查方法
1.3.1 一般信息调查自制一般信息调查问卷,调查吸毒者吸毒时间、首次吸毒年龄、日均吸毒量、受教育情况、职业、家族精神病史等。1.3.2 精神障碍调查应用PANSS 量表评定吸毒者精神症状。量表分3 个方面16 个条目: ① 阳性症状包括妄想、联想散漫、幻觉行为、兴奋、夸大、猜疑或被害、敌对性7 项; ② 阴性症状包括情感迟钝、情感退缩、被动或淡漠、情感交流障碍、抽象思维障碍、交流缺乏自主性和流畅性、刻板思维7 项; ③ 中性症状指焦虑及抑郁2 项。各条目满分均为7 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本研究参考成敬等研究方式,仅对比每组各项得分在4 分以上的吸毒者数量,以此反映各组精神障碍的区别。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调查数据,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行F 检验,检验标准α = 0.05; 计数资料先进行χ2 检验,取P <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若有统计学意义,再用χ2 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以a <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K 粉组、冰毒组和麻果组吸毒时间、年龄分布、日均吸毒量、受教育年数以及精神病家族史见表1。统计显示,仅首次吸毒年龄有统计学差异。
2.2 精神症状
本条目仅统计各组各项得分超过4 分的吸毒者人数。相似点: 具有妄想症状的吸毒者冰毒组占78.4%,K 粉组占71.0%,麻果组占81.0%; 具有幻觉症状的吸毒者分别占59.5%、87.1% 和52.4%; 具有猜疑或被害症状的吸毒者分别为73.0%、74.2%和81.0%,见表2。幻觉症状比较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693,P < 0.05) ,通过分割χ2 检验,发现K 粉组幻觉症状比例高于冰毒组和麻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6.399、5.991,P <0.0125) 。麻果组社交退缩比例为9.5%,冰毒组为43.2%、K 粉组为41.9%,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768,P < 0.05) ,通过分割χ2 检验比较,发现麻果组低于冰毒组和K 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117、6.408,P < 0.0125) 。冰毒组交流缺乏自主性和流畅性比例为35.1%,高于K 粉组的6.5%和麻果组的4.8%,3 组整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2.667,P < 0.05) ,冰毒组和K 粉组及麻果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8.072、6.749,P < 0.0125) 。
3 讨论
新型毒品区别于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主要由人工化学方法合成。由于其原料相对容易获取,因而流行范围更广,社会危害更大,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新型毒品主要代表为冰毒、K 粉、麻果,吸食后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强烈的兴奋或抑制作用,连续使用可形成依赖性,并可导致精神障碍性症状,对吸毒者自身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为有效治疗吸毒造成的精神症状,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在实际指导戒毒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黎红艳对185 例吸毒者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妄想、幻觉症状等是新型毒品所致最主要的精神障碍,该结论在杜万君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樊盼英等的研究则证实毒品吸食与艾滋病毒传染有直接关系,且性兴奋及幻觉在其中起到了助推作用。但既往研究多针对于阳性精神障碍,仅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开展分析,对阴性及中性项目的分析较少。因此,结论均显示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基本类似,皆以妄想、猜疑或被害、幻觉行为、敌对性为主,无法有效对各类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进行具体的区分。这虽然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局限了针对性治疗的开展。
本研究吸取其他精神科疾病的诊断经验,引入了PANSS 量表,同时对吸毒者症状及中性症状进行对比,其结果能对既往结论进行一定的补充: ① 新型毒品所致阳性精神障碍虽然具备同样的趋势,但K 粉更易导致幻觉行为。这可能因为K 粉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有关,可强化快感,表现出狂喜或偏执,同时还可致意识与感觉分离,进而形成幻觉行为。② 新型毒品所致阴性症状也较严重,这与杜万君关于冰毒类物质的研究结果相同。其中冰毒和K 粉所致社交退缩、冰毒所致交流缺乏自主性和流畅性更为显著。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决不能仅仅针对于阳性症状,同时还要兼顾阴性症状,从而提升总体治疗效果。③ 3 类毒品均可致强烈的抑郁及焦虑症状,这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心理变化有关,强烈的兴奋后,多伴随有空虚感,可致抑郁、焦虑。
本研究结果既支持既往研究中关于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猜疑或被害、幻觉、敌对性等阳性症状的结论,同时又指出吸食者也可能存在严重的阴性及情感障碍。这结论可在指导戒毒工作中更为有效地处理吸食者的症状,从而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实际价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