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此前,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公布了一项10个省市的大型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是针对摇头丸、冰毒等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滥用情况。调查中的一些发现引人深思,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国家禁毒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材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达105万人,比上一年增长5%。尽管我国境内滥用的毒品仍以海洛因为主,但是滥用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尤其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以摇头丸为主的此类毒品滥用问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了解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滥用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危害,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受国家禁毒委办公室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于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在上海等10个省、区、市组织进行了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滥用的大型调查。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存有错误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他们成为滥用者。所以,正确认识这类毒品,并积极预防,意义深远。
下面列举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错误观念及调查结果,并作相应的分析。
错误观念:冰毒、摇头丸无成瘾性
调查结果:大多数滥用者在平均9~12天或8~11次时就会强迫性寻找和服用兴奋剂,如不定时服用就会感到不适或出现戒断症状。
分析:由于冰毒、摇头丸等属于中枢兴奋剂,往往第一次单剂量(尝试性)滥用,就可体验到“欣快感”,滥用数天或数次后就会成瘾,形成强迫性滥用。这与此类毒品的“急性强化效应”有关。此类毒品有其特殊药理、毒理学作用,以致社会上有其无成瘾性或成瘾性小的传言,还有一部分人因情感和生理上的需要,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身体刺激剂。事实上,判断某种药具有成瘾性的标准是:①引发强烈的觅药行为;②引发强迫性用药;③其用药目的是体验或改变某种精神效应(寻求欣快感和精神刺激)。可见,药物成瘾性取决于该药物的精神依赖性而不是身体依赖性(即戒断症状)。尽管冰毒、摇头丸这类毒品滥用成瘾者在停药后不出现类似海洛因那样的严重身体戒断症状,但是由于其滥用导致的精神依赖性很强,所以也易致成瘾。与身体依赖性不同,精神依赖性一旦产生,就很难祛除。这也充分证明冰毒、摇头丸无成瘾性的传言是没有依据和不科学的。
错误观念:冰毒、摇头丸不会危害身体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曾出现心律不齐(48.2%)、脱水(34.0%)、昏迷(20.3%)和心力衰竭(18.9%)等严重反应。还有10.2%的滥用者出现过攻击他人的暴力行为,30.4%出现过性冲动,5.4%发生过性暴力行为。
分析:冰毒、摇头丸不会危害身体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其滥用中毒可对重要生命器官和精神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调查发现,使用这类毒品的一部分人出现幻觉、精神错乱、自杀或杀人念头等精神障碍。在毒品作用下,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这类毒品在我国仍属“新型毒品”,因此随着滥用时间的延长,相关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这类毒品的滥用还可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包括杀人念头和强奸等性暴力。如果说海洛因成瘾者犯罪多是为吸毒筹措毒资的话,那么冰毒、摇头丸滥用者犯罪则主要是在毒性作用下直接的暴力行为所致。国外大量调查表明,由于冰毒可刺激性欲,导致性乱行为和性暴力。加之该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人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不可避免会有共用注射器行为,因此更易造成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错误观念:毒品都是黑市传播的
调查结果: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来源主要有:医院(医生处方)占0.5%,诊所占0.3%,私人药店占1.6%,国营药店占0.5%,歌舞厅或卡拉OK厅占55.5%,黑市占42.5%,亲朋占16.5%,其他途径占1.6%。
分析:不难看出,黑市并不是传播冰毒、摇头丸的惟一途径。实际上,歌舞厅是这类毒品传播的主要渠道,其次才是黑市,还有就是亲友。所以,为了预防毒品,在去歌舞厅等场所时要留个心眼,特别小心有人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啤酒、饮料里放入毒品,导致服用后成瘾。同时,不要听信别人的劝导而“尝试”毒品,因为毒品是很容易使人成瘾的,不能抱侥幸的心理。还要注意慎重交友,有关因朋友影响而走上吸毒路的报道很多,应该引以为鉴。
错误观念:尝试摇头丸都是为“精神亢奋”
调查结果: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初次使用主要原因有:好奇心驱使占53.7%,他人引诱教唆占16.5%,他人影响占11.1%,抗疲劳、提精神占7.0%,用兴奋剂代替其他毒品占0.5%,增加性功能占1.3% ,“减肥”占 2.5%。
分析:不难看出,用这类毒品“提精神”只是很少的人,而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才尝试这类毒品。第一次吸食此类毒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心驱使”,这充分说明好多人对此类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或者误以为不会成瘾,结果一念之差而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后悔晚矣!另外,很多人是因为熟人的教唆、影响而吸毒,说明“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别人的说教、引诱,并为此走上歧路。“增加性功能”、“减肥”等则说明很多人对吸毒存在着误解,也可以说是听信传言、不相信科学的表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