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在全球首创一种戒毒新技术

2015年7月1日 329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对“瘾君子”而言,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够控制大脑对毒品的依赖,戒毒也许就没那么难了。记者昨天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活动现场获悉,四年前该院院长张辰宇领衔的一项关于戒毒的课题已有初步成果,“利用干扰核糖核酸可以治疗吗啡复吸。”课题参与者之一、南大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李菁昨天透露,这一技术在全球属首创。

“我们这项研究主要针对吸食阿片类毒品人员。”李菁介绍,阿片类物质是指从罂粟树脂中提聚的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俗称鸦片。阿片类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吗啡。

“戒毒是世界难题,戒毒门诊使用的药物戒断办法多是利用美沙酮等药物替代,但这些药物自身也有危害,只是危害比毒品小,也因此不能根除对毒品的依赖。”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之一、正在南大生命科学学院读博二的刘宇晨告诉记者,阿片类药品进入脑部时,以海洛因为例,它会水解为吗啡,并且与神经元细胞表面的阿片受体结合,如果将这条结合路径切断,吸食毒品后的快感、兴奋感就没有了,人对毒品的依赖也就解除了。“干扰核糖核酸可以降低人体内特定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变疾病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肝炎、肿瘤等疾病治疗,其是否可以用来降低神经元细胞表面的阿片受体蛋白表达,从而阻断吗啡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路径?”刘宇晨想到这一点子后,随即与导师张辰宇商量。

《利用干扰核糖核酸治疗吗啡复吸》的课题4年前开始,课题组利用小鼠进行多次位置偏好实验。实验箱是两个可以相通的白盒子和黑盒子,按照生活习性,小鼠喜欢呆在黑盒子中。实验中,将首次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小鼠放在白色箱子中,因毒品作用,小鼠在箱子中翘起尾巴显得异常兴奋;而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乖乖呆在黑箱子中。一天后,将两组小鼠再一起放入黑白相通的箱中,研究人员发现,此前被注射吗啡的小鼠第一时间跑向白色箱子,“这就是位置偏好,它们认为,白色箱子能让它们产生愉悦感,殊不知是毒品作用。”李菁告诉记者,此项研究取得成果的标志在于,给注射过吗啡的小鼠注射干扰核糖核酸后,其神经依赖消失,位置偏好没了,它们就像正常小鼠一样又选择了黑色箱子。

记者了解到,注入小鼠的干扰核糖核酸“很特殊”,“其突破血脑屏障有重重困难,需要有特定的载体和特定运送途径。”课题组另一参与者张玉婧告诉记者,他们经过无数次实验,研制出一种生物来源纳米药物载体,将干扰核糖核酸包裹在其中,同时对其进行修饰,使之按照指定路径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降低阿片受体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断阿片类毒品成瘾的通路。

据悉,利用干扰核糖核酸戒毒的技术在全球属首创,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关于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近期将发表在SCI期刊上。”刘宇晨告诉记者。(来源:南京日报)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