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尝试毒品者的心理分析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麻古、氯胺酮(k粉)、摇头丸等目前在我国使用广泛,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吸毒的危害众人皆知,促使尝试毒品的心里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好奇心理 在看到别的吸毒者吞云吐雾时,或听到老吸毒者谈及毒品的“深刻体验”时,也想体验一下毒品的快感。结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当明白自己已上瘾时为时已晚。在吸毒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尤其青少年吸毒的起因是追求刺激,这实际上是一种好奇心心理驱使。
1.2 逆反心理 在一部分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当中,因丧失了生活目标,而与社会格格不入者占有一定比例。当政府宣传吸毒的危害时,他们认为那是无稽之谈;我们认为吸毒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英雄行为”。他们整日沉溺于毒品为乐,不仅自己吸毒,而且还拉拢其他人吸毒,并通过扩大他们的队伍,来显示吸毒的风尚所在。
1.3 侥幸心理 认为别人吸毒成瘾是因为他们意志不够坚定、吸毒太多,而自己能够控制自己,或听说某某人吸了很久的毒也没上瘾,认为试一下没关系。由于这种侥幸心理作怪,加上自信过度,即使已吸毒成瘾,还侥幸认为自己想戒就能戒掉。
1.4 享乐、解脱心理 初试毒品,滋味并不好受。许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思睡和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症状,但这种难受的感觉在吸毒几次后逐渐消退,而快感则逐渐显露,令她们欲罢不能。
2 吸毒戒毒是一个特殊的疾病治疗过程
2.1 尝试阶段 吸毒者常常受到种种利诱,吸上几口,开始的味道可能不好受,多数的尝试者也就停留在此阶段。部分“易感者”几次的铤而走险之后,出现了快感,似乎找到了感觉,就继续吸下去。
2.2 问题阶段 吸毒者在虚假的自信支配下,持续吸毒后问题逐渐出现,如:经济贫乏,身体消瘦等。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和量的增加,持续吸毒的费用也不断增加,吸毒者开始骗己骗人,借钱骗钱,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此时身体已经对毒品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吸毒者则出现失眠,焦虑,烦躁不安,流鼻涕,流眼泪,哈欠频繁,腹疼腹泻和骨头痛等生理心理症状。在此种情况下,吸毒者不是为了寻求快感,而是为了不发瘾,到此时方才明白毒品的厉害,但多数已无能为力了。
2.3 戒毒阶段 吸毒者或是自己醒悟,或是迫于家人和朋友的压力,开始了戒毒。初期经验不足,到医院经过治疗几天,感觉良好后就出院,但不久发瘾,就找借口吸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吸毒戒毒反复交替进行,结果第一次戒毒就到此为止了。有的吸毒者凭借自身的决心和努力,通过医院的正规治疗,朋友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成功地与毒品告别的也大有人在。
2.4 回归社会阶段 部分吸毒者在成功戒毒后,仍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如遭遇家人的不信任,社会的歧视和朋友的白眼,由于没有工作和家庭,不仅身体虚弱,在心理上更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如果没有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家人朋友的帮助,戒毒者很难走出这种困境。
3 戒毒后复吸率高的原因
3.1 心理因素 精神依赖的顽固存在,精神依赖即“心瘾”,“想瘾”,“渴求”,许多人即在这种强烈渴求心理的驱使下,再次用药。高危情景的反复再现,吸毒者脱毒后返回原吸毒环境,曾使用过的吸毒用具,见到道友,音乐等都会成为暗示物,使患者想到毒品,想到毒品带来的快感。
3.2 社会因素 重归戒毒前环境,同伴压力的影响,在熟悉的环境中,人的一些不良习性极易复发。社会不接纳,受歧视,无法融入正常社会,“吸毒”成了这些人的社会标签,昔日的朋友,同学,同事甚至亲戚都对其厌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他们成了社会的“另类”,落在身上的大都是鄙视,戒备和不信任的目光。
3.3 家庭因素 缺乏毒品和戒毒方面的基本知识,对戒毒工作的艰巨性缺乏心理准备。怨恨、歧视,缺少家庭关爱,让吸毒者自暴自弃。
4 与毒品斗争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与心理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吸毒成瘾行为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其原因在于吸毒后身体特别是大脑产生了许多病理生理变化,吸毒者对自己的吸毒行为往往失去控制能力。此外,吸毒还导致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传播,因此,医学处理和社会干预必不可少。戒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脱毒阶段,康复防复吸阶段和回归社会阶段。
4.1 脱毒阶段 主要利用医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减少在急性戒断中的戒断症状,为随后的康复阶段做准备。常用的有美沙酮替代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4.2 康复阶段 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引起吸毒和复吸的心理因素进行矫正。多数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干预能针对某些问题如复吸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会心理干预的方法很多,例如,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通过鼓励其不吸毒行为和帮助戒毒者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促进其形成更好的社会技能。帮助戒毒者培养有利于自我健康的心理防御方式,建立回归社会的健康心理和生活信心。促进戒毒者与医师的联系和接触,健康其戒毒动机,增强其自控能力,预防复发和促进康复[2]。
4.3 回归社会阶段 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在戒毒所等机构对戒毒者进行教育和矫治后给予他们应有的人文关怀,如尊重和关爱,避免冷漠和歧视,有益于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此过程中家庭介入有其重要意义,帮助戒毒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不仅能促进家庭成员相互理解和帮助,也能帮助家庭成员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问题,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达到帮助和监督戒毒者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家庭成员渡过自身难关,减少和消除吸毒者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