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取走了“冰糖”?
——江苏连云港海头边防派出所破获快递贩毒案实录
经过一个月的缜密侦查,民警终于从成千上万件快递中发现了可疑包裹。在快递公司的配合 下,民警决定将计就计,用同等重量的冰糖将冰毒换出,再由快递公司正常发货。
到底是谁取走了这 800 余克诱人的“冰糖”?
案情初现,毒品害人不浅
今年 1 月,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江苏连云港边防支队海头边防派出所民警得知在辖区某酒 店经常有人吸毒。获取线索后,这个所立即安排警力展开调查,对酒店实行日常管控、蹲点守候, 及时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1 月 25 日,在掌握大量证据后,民警果断实施抓捕,在酒店 8111 房间内一举将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嫌疑人万某、万某某和吸毒人员祁某、刘某 4 人当场 抓获。
经审,犯罪嫌疑人万某和万某某如实交代了自 1 月份以来两人多次容留祁某、刘某等人吸食 毒品的事实。至此,这些不法分子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可是他们吸食的冰毒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审,祁某向办案民警坦白,她的毒品是从连云区一个姓张的男子手中购买的。而张姓男子 卖给她的价格是 1 克 冰毒 400 元人民币,只够吸食一次。“为了吸毒,很多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甚至倾家荡产,真是害人不浅!”民警随即对张姓男子展开调查。
毒踪乍现,利用快递运毒
新春佳节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民警 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坚守在工作岗位。春节假期刚过,这个所民警就掌握到线索:张某经 常在连云区一带活动,多次向本区吸毒人员贩卖冰毒,同时他还有一个同伙陈某。为尽快掌握该 贩毒团伙的组织结构,办案民警通过缜密的跟踪侦查,初步锁定了两人的活动踪迹。
根据侦查发现,张某和陈某毒品运送渠道竟然是快递。去年下半年到今年 2 月初,张某和陈 某多次乘飞机从南京往返深圳,购买大量毒品。两人利用快递公司在包裹审查中的漏洞,大胆利 用快递发送毒品。
于案情重大,一个由禁毒、技侦、边防等多个警种组建的专案组快速运转起来,一张正义之 网密布在张某和陈某周围,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
妙计调包,冰毒变身冰糖
3 月 3 日,专案组获得一条重要线索,张某独自一人于2 月 28 日从南京乘飞机到深圳,并于 3 月 2 日乘飞机返回连云港机场,由陈某开车到机场接回。而且张某此次去深圳带了十多万元, 购买冰毒约一公斤,由张某的朋友曾某从深圳通过快递寄到连云港。
案情紧急,刻不容缓。为了阻止这批毒品流入社会,专案组立刻对连云港市内所有快递公司 进行秘密走访调查。调查中发现,进入连云港的快递要从无锡或者淮安的分拨中心进行分拣。为 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兵分两路悄然进入了两市的物流园,在各家快递分拨中心进行筛查。
几十家快递公司,几百个物流网点,几万件货物流转,想找到一件不知道货单号也不清楚详 细地址的快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如果快递在眼皮底下漏网,不仅案件侦破工作前功尽弃, 流出的毒品将会对社会形成巨大危害。为找到目标包裹,民警争分夺秒,通宵检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3 月 6 日中午,民警在无锡某快递分拨中心内发现3 月 4 日从深圳寄出的可疑包裹,包裹上留下收货人的电话号码正是陈某的。就在这个包裹中,藏有 800 余克冰毒。
在快递公司协助下,办案民警决定将计就计,顺藤摸瓜,用相同质量的冰糖将冰毒置调换, 由快递公司正常将掉调包后的货物发运。
法网恢恢,毒贩终难逃脱
3 月 7 日上午,这件已被调包的货物正常到达了取货点,此时取货点周边已被民警层层包围, 化装成快递公司员工的民警全神贯注等待着即将来取货的陈某。而此时蹲守在新浦陈某住处附近 的民警发现,陈某由于前一晚通宵赌博赌博,整个上午都没有开手机。
下午 1 点多,陈某接到一个电话后便开车外出,民警随即跟踪。30 分钟后,陈某开车到达取 货点附近时,开始沿着街道转圈,确定周围情况安全后,才掉头直奔取货点。当到了取货点后, 狡猾的陈某并没有直接取货,而是假装在取货点周边洗车,四周来回走动观察。
几番观察后,民警发现陈某还是没有亲自取货,而是打电话叫来与其关系密切的吸毒人员郑 某取货。陈某自以为周密谨慎,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好猎人的手心,他的种种形迹早已被在 一旁蹲守的民警看在眼里。就在郑某与陈某交接货物准备离开时,民警突然出现,当场将二人抓 获。
陈某和张某到案后,专案组民警乘胜出击,先后将涉及此案的李某和傅某抓获。3 月 9 日, 先期飞往深圳的专案组民警在深圳警方协助下,抓获了邮寄这批毒品的曾某和介绍购买毒品的牟 某。3 月 14 日,专案组民警又转战广州,在广州警方协助下,将贩卖这批毒品的上线毒枭“老鬼” 抓获。
在强大的法律面前,这些诱人的“冰糖”原形重现,却再也不能贻害人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