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纵观青少年吸毒行为成因分析的资料,其中多集中在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分析,很少有全面的和系统的研究来阐述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基于此,笔者将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介入并从环境层次中的四个系统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影响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观系统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micro system),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对于青少年而言,笔者认为,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与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说,微观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和第一学校,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促使青少年走上吸毒道路的重要因素。
1. 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破碎。破碎的家庭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父母离婚后患有“情感饥饿综合症”的青少年,其身心健康状况普遍逊于正常家庭的子女。在美国,青少年犯罪中有75% 左右是离婚家庭的孩子,各种惩戒教养机构、收容所的少年中有50 %是来自破裂家庭的。如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后因父母离婚,便流入社会,结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走上吸毒之路。
2. 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在青少年吸毒者中,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的恶劣影响而导致青少年染上毒瘾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解释为通过吸毒成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以一种虚幻(但却极其有害)的方式补偿吸毒者在家庭中失去的关爱、安慰及寄托。某市对青少年吸毒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表明,因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得不到家庭温暖而导致吸毒的占30%;受家庭吸毒成员影响而吸毒的占28%;因家庭溺爱、娇生惯养而走向吸毒的占5%。
3. 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如某少女12岁时即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并成瘾,14 岁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赚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费用。在戒毒所里,该少女开始醒悟,与母亲互不相认。母亲却利用强制戒毒期满的机会,骗取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三年不知下落。次年,毒瘾缠身的该少女冲向一辆行驶中的出租车自杀。
(二)朋辈因素
在朋辈群体的影响中,最容易几个人结成一伙吃喝玩乐,相互影响、仿效,再加上青少年一般颇具“哥们义气”,如果这伙人中有吸毒者,久而久之,整个团伙都可能吸毒。一高二学生说,“大家先是喝酒、唱歌、看录像,后来有人喊了声‘没点刺激的真没劲’!两个过生日的人就买来了摇头丸和k粉,请大家‘嗨’。 “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我深受感染,就没管那么多,和他们一起‘嗨’了”。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然而,目前多数学校还都以追求高升学率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师不断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承受能力,学校也没能留出时间对学生开展深刻、生动、丰富的反毒教育活动。在吸毒青少年中,有相当数量是因为对毒品知识的无知和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不深刻,也有部分人由于在学校成绩不佳或受到老师过激的批评,自尊心受到伤害,感受不到学校生活的温暖而逃离学校的压抑,借助于毒品“慰济”受伤害的心理。
二、外观和中介系统
(一)外观系统
第二个环境层是外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学校、社区和外部的社会环境等也是重要的外观系统。
1. 父母的工作环境因素。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形成与否可能会受到其父母工作环境的影响。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一则报道:15岁的青少年李某,学习成绩优秀,在市重点中学读书,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一天夜里,家里突然闯进了几个人在他家翻箱倒柜的寻找着什么东西,不一会,听见有人说“找到了”。原来是用黑色塑料袋包着的30万人民币,看着身穿警服的公安,李某立刻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上学的花销、坐的车、都是父母贩毒得来的毒资。公安为了抓住李某的父亲,一直在他家蹲守,而李某的母亲被抓的画面也被电台播了出来,虽然电台在李某的脸部做了处理,可是熟悉李某的人还是一眼都能认出他,无奈李某只好辍学,学校老师都为李某感到惋惜。
2. 学校和社区因素。同样地,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形成也会受到诸如学校、社区等外层系统的影响。如学校的禁毒知识教育不健全或者其社区的不良成长环境(有吸毒的环境)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所居住的社会环境如何、政府是否为青少年提供毒品知识辅导服务;学校和社区是否举办了相关禁毒活动以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远离毒品;是否有相关的青少年群体活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吸毒行为,并让青少年从中学到防毒、拒毒的技巧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形成。
3. 社会环境因素。不良的杜会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潜在诱因。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笔者在劳教所里调查时,有个青少年这样说道:“如果我第一次从这里出去后,我生活的环境能有所改变的话,我也不会再‘二进宫’了。”还有一个‘六进宫’的吸毒者也是这样认为,他说:“我出去后面对的还是我原来的毒友,生活的还是那个环境,我想戒毒的决心在看到毒友时就不自觉地被我抛到脑后了。” 可见,外部的社会环境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起决定性作用。
(二)中介系统
第三个环境层次是中介系统(meso system),中介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在探访青少年吸毒行为形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个体与其家庭关系不和谐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走访调查中,笔者注意到,青少年刘某,因为曾经吸毒被带到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出所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家人因此对他有看法,经常贬低他,于是他养成了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对此,刘某的家人对他更是看不顺眼,常常骂他,家里人都不理解他,刘某走投无路,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毒友圈,再次陷入了复吸——戒毒——复吸的恶性循环之中。由此可见,即使是青少年个体与家庭(微观系统)关系不和谐,也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发生吸毒行为。
三、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们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群体中获得的经验。例如在青少年毒品知识教育方面,提倡以宣传教育方式避免青少年吸毒行为发生的文化(宏观系统)中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微观系统),那么青少年吸毒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
(一)大量毒品流入社会,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是青少年吸毒日益严重的前提条件
正因为国家相关部门(宏观系统)的执法缺陷和打击整治力度不够,才使得大量的毒品可以顺利的流入我国市场,也正因为毒品的大量流入和毒贩们的“精心策划”,才使得毒品可以在我国大肆横行,一些“黑心”的贩毒商人将魔爪伸向少不更事的青少年,引诱青少年吸毒,进而演化为“以贩养吸”的恶性循环,使得部分青少年陷入吸毒的泥潭不可自拔。
(二)禁毒宣传教育不普及,是青少年吸毒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询问的戒毒者在回答“第一次吸毒前是否知道什么是毒品”时,57.9%的回答知道,42.1%的回答不知道。此外,在第一次吸毒前,只有71.3% 的人了解国家禁毒的有关法律。可以说,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既是无知受骗的结果,也是对国家禁毒法律不了解的结果,最终则是由于国家禁毒宣传教育不普及的结果。
(三)青少年抗逆能力差,决定了在毒祸泛滥的条件下成为毒品的俘虏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当今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和诱惑,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成功与失败共存,压力与动力相伴。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失学、待业的难题,应聘落选,谋职无门,四处碰壁;还有一些青年因失恋而痛不欲生。这一切都使青少年感到压力沉重、烦恼太多、疲惫不堪,这样难免使其中的部分人产生“过把瘾”“轻松一下”的念头。对某戒毒所的调查表明,有14%的青少年吸毒是由于“受到挫折或打击”而走上吸毒的道路。 (吕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