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被《联合国禁毒公约》列为与海洛因、可卡因并列的三大毒品之一的大麻,如今,它剜肉剔骨、去除毒性,成了中国应用广泛、颇具竞争力的新产业。在云南合法种植13年后,工业大麻正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期。
毗邻金三角地区的云南省,本是中国禁毒防毒的重镇。上世纪80年代,正是云南严打毒品的时候。查海洛因、可卡因都比较顺利。“罂粟一刀切容易,人人都知道它只能制毒,”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禁毒禁吸处处长高运弘说,“但查禁大麻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作为彝族、苗族、瑶族等山民世代耕作的经济作物,大麻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苗族、瑶族的家庭,嫁人没有麻衣,就不成为婚礼”。虽然本地人从未将其作为毒品看待,也没有发现过本地人吸食、贩卖大麻的案子,但云南省政府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压力主要来自国外的吸食者。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杨明告诉记者,当时云南省的旅游业刚刚起步。一些外国背包客到大理、丽江云游,发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大麻,不禁喜出望外。除阳光、蓝天和如画般的异域风情之外,还能随时随地享用免费的大麻,对喜爱“飞叶子”(抽大麻的俗称)的嬉皮士们而言,此地简直不啻天堂。
奔走相告之下,一到大麻丰收季节,大理、丽江就挤满了专为大麻而来的嬉皮士。在外媒的报道中,大理被冠上“大麻之城”的称号,时任云南省禁毒委主任、省公安厅厅长刘选明因此决定立项,寻找既能消除大麻危害,又能满足少数民族民众需求的方法。
杨明正是在此背景下接受委托,进入这一领域的。“一开始,曾尝试过用苎麻、亚麻来替代,但发现性能不行”。杨明说,最后,课题组不得不将目光重新转到大麻身上。
此时正值1991年前后,荷兰、法国等国刚刚培育出低THC(四氢大麻酚)含量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开始合法化种植。接触到这一信息后,包括杨明在内的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团队开始筛选低毒含量的本地品种。“1997年、1998年的时候,就研制成功了,2001年通过了认证”。
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纤维和籽兼用型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就此诞生,很快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一类种质资源加以保护。此后,云南省农科院又陆续研制出“云麻2号、云麻3号、云麻4号、云麻5号”等品种。
大麻研究尚可,然而一旦变成产业,始终是一件敏感的事情。2001年12月,云南省工业大麻公司去申报工商执照,反被质问:“你搞大麻,还搞申报?我们不查你就不错了!”
为了避免毒品大麻引起的混淆和误解,此后云南省从事大麻产业的企业开始使用“火麻”或“汉麻”来称呼低毒大麻。2003年3月,云南省公安厅制定了《云南省工业大麻管理暂行规定》,并由云南省政府颁布施行。7年后,2010年1月1日,云南省施行了《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许可规定》,成为全国至今唯一以法规形式允许并监管工业大麻种植的省份。按照该规定要求,警方已对工业大麻的种植、加工、运输、储存、经营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如今,云南的工业大麻正准备迎接自己的黄金期。杨明承认,虽然过去由于市场认知度不高,早期进入的企业大多亏损,但这两年,随着市场的认可和制度的优势,云南的大麻正迎来迅速发展期。摘自《南方周末》
文章评论